黔西县林泉镇甜猕香葱卖得俏果蔬之乡

 

渐入深秋,细雨霏霏,走进毕节市黔西县林泉镇海子社区,水泥路串通整片大坝,在雾雨的笼罩下,一直延伸到村子尽头。海子社区的香葱基地里,一片由斗笠铺出的“黄”与香葱的“绿”共同勾勒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,二十几位海子社区居民正顶着小雨给大葱覆土,有说有笑,井然有序。   近年来,林泉镇紧扣产业发展“八要素”,打造了以猕猴桃、李子、蔬菜、烤烟为主的“四个万亩”产业发展格局,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产业发展的路子,不断夯实了脱贫攻坚的成效,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。   高海拔、低纬度、土地肥沃、水资源丰富、光照足……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,该镇种植的水果、蔬菜具有极佳的品质,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,农旅结合更是吸引了众多旅客走进果园,带动了当地消费。

海子社区大坝

四个万亩荒山开满“致富花”   大葱覆土、豌豆尖采摘……这几天,该镇海子社区的坝区里,每天随处可见村民忙碌的身影。   葱地中,海子社区居民万廷芬和另外20几位村民正井然有序地给大葱覆第三次土。“现在葱长高了,就要及时拿土盖上,这样种出来的葱白更长。”万廷芬抬了抬斗笠,大声道。自该村建起香葱基地后,万廷芬便在基地里上起了班,如今已两年之久。   豌豆地中,几位村民刚将成熟的豌豆尖采摘装框搬上车,正准备赶往下一个采摘点。   黔西县林泉镇海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蔡凯介绍,由于大葱等农作物种植对劳动力的需求极高,种植基地中每天随处可见忙碌的村民已是常事。   如今,海子社区已种植大葱、豌豆、羊肚菌等一千余亩。海子社区的大坝上,一年四季一片绿色,正如蔡凯所说:“豌豆卖完了,大葱就来了,一样接一样,没有间断。”   海子社区的产业发展,是林泉镇推进“四个万亩”产业格局建设的一个部分,通过确立“四个万亩”规划布局,该镇已建成规模化、标准化猕猴桃基地5万亩,李子1.5万亩,以大葱、豌豆、“三白”为主的蔬菜基地3万亩,基本实现了“村村有产业、一村一特色”的农业发展格局。如今,各大产业已见成效,曾经产业匮乏的林泉大地开满了“致富花”。

冬瓜种植基地

利益联结群众增收不发愁   “几年前,林泉镇农业产业基本上以农户单打独斗、靠天吃饭为主,愁技术、愁收成、愁销路一直是困扰老百姓的‘三愁’。”林泉镇副镇长田茂伦介绍。   针对这一情况,该镇充分发动广大农户“众筹”资金、土地、劳动力,建起了村社一体合作社,农户根据自身情况,以资金、土地、劳动力多渠道灵活入股。通过镇一级建立平台公司,与合作社、农户形成组织关系,建立利益联结机制,共同谋发展。

截至今年,该镇海子社区通过成立村社一体合作社,整合各类项目资金余万元,累计种植大葱余亩、豌豆余亩、豌豆尖余亩、羊肚菌13亩,引导农户流转土地加入合作社,入股分红、就近务工。合作社自年成立以来,已支付群众务工工资余万元,土地流转费万余元,生产销售各类农产品产值余万元。   “社区54户名贫困户全部加入合作社,一半老百姓均已加入。”海子社区党支部书记杨帆告诉记者,通过合作社带动,海子社区群众实现户均年增收0余元,村集体收入超过30万元。   “以前土里栽种的几乎全是玉米,但是玉米广种薄收,雨水不好时连成本都收不回来。”贫困户李红军现在是海子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机操作手,如今的生活让他充满感慨:“村子发展得好了,我们在家门口就有班上,一个月能拿多工资,日子越过越舒心。”   截至目前,林泉镇已经建成了省级农业示范园区1个,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,引进和组建涉农公司14家、组建合作社36家,全年企业和合作社发放务工工资达到多万元,土地流转费0多万。通过村社一体合作社,解决资金、技术、销售等难题,农户通过务工、分红等方式享受着发展带来的红利,增收不再发愁。   农旅结合“果蔬之乡”引客来   这几天,林泉镇增坪村的猕猴桃已经进入采摘期,天气转晴,前来猕猴桃园采摘尝鲜的游客络绎不绝,热闹非凡。

增坪村猕猴桃年栽种,3年挂果,今已是第三年采摘。猕猴桃基地工作人员陈光华介绍,因采用无化肥、无膨大剂等有机方式种植,该地猕猴桃质地好、个头圆润、口感极佳,深受消费者喜爱,除远销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地外,丰收季还有很多来自周边省市的游客亲自入园采摘。“天气好了来的人会更多,这一季大概持续到11月中旬。”陈光华说。   农业产业齐头并进、乡村旅游方兴未艾。年,林泉镇确立了“果蔬之乡、农旅林泉”的发展定位,以农旅结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,通过找准发展方向,不断激发老百姓内生动力,促进产业蓬勃发展,实现了一年四季都有产业。“通过发展农业,不仅要实现增收,还要利用资源吸引外来游客,促进全镇旅游发展。”田茂伦说。

在海子社区,22家农家乐、7家客栈已初具规模。享受着乡村旅游带来的红利,社区鑫海兰韵花园的管理人员洪梅很是感慨:“今年国庆节,前来林泉镇采摘猕猴桃的游客纷纷住进了我们鑫海兰韵花园,客房爆满,食材供应不上,还需要合作社大量帮助供给,短短7天,我们收入达到了1万多,这势头不可估量。”

如今,林泉镇初步实现了“山上果园、山下田园”的产业布局,全镇人民发展劲头高涨,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。

秋冬之际,林泉镇“果之林”水果基地中的李子已经采摘完毕,进入剪枝修枝阶段。基地负责人张燕兰介绍,今年,“果之林”基地中种植的“黄金李”“半边红”倍受青睐,几乎全是外来游客入园采摘,得到了游客广泛好评。

通过农旅结合、以旅促农的发展,林泉不断打造“果蔬之乡”名片,一年四季青山绿水,客流不断,产业发展风生水起。截至年底,全镇人均纯收入达10元,乡村振兴再迈出坚实一步。

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谢朝政

见习记者翟培声

通讯员阎杨

编辑王迟

编审杨韬

 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monsterbycn.com/zpjs/13017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